
這個圖庫包含 11 張圖片。
以下2007年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會議活動集錦。
日本學者
姓名 | 服務單位 | 題目 |
森正夫 | 日本愛知縣立大學校長 愛知藝術文化中心總長 |
明末清初的抗租與地域秩序──關於江南三角洲的蘇州府、松江府 文章 |
王昌偉 | 新加坡大學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明代陝西地區的族譜與士人社群 摘要 文章 |
大澤顯浩 | 日本學習院大學 外國語教育研究中心 | 明末地圖與公牘──地域性政書的出現 摘要 文章 |
卜永堅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 明代的公共資本市場 摘要 文章 |
馬楚堅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俞大猷等之用兵與張璉之飛龍終極 摘要 |
梁紹傑 | 香港大學中文系 | 明代宦官教育補考──以內書堂為中心 摘要 文章 |
山崎岳 | 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 王直、萬表、俞大猷──明代嘉靖倭寇時期的官、盜關係 文章 |
甘利弘樹 | 日本筑波大學 | 從明朝檔案看明末廣東社會 摘要 |
佐籐文俊 | 日本駒澤大學 | 清初土寨制序的解體──以山東、河南為例 文章 |
井上徹 |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 | 中國近世城市與禮的威力 摘要 文章 |
張瑞威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 劣幣與良幣:論明憲宗一朝的貨幣政策 摘要 文章 |
濱島敦俊 | 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榮譽教授 暨南國際大學教授 |
從〈放生河約說〉看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家族 |
中島樂章 | 九洲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院 | 侵略朝鮮與呂宋貿易──十六世紀末加藤清正的唐船派遣計劃 文章 |
大陸學者
姓名 | 服務單位 | 題目 |
方志遠 |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 明代國家權力在基層社會的延伸 摘要 文章 |
黃挺 | 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所 | 嘉萬間潮州寇亂與婦女故事 摘要 文章 |
田澍 | 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 | 明代嘉靖至萬曆時期變革自救的政治走向 摘要 文章 |
商傳 | 北京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 對晚明政治與早期人文主義的一點思考 文章 |
王劍 | 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 密疏與嘉靖皇帝理政方式的轉變 摘要 文章 |
張英聘 | 全國方志辦公室 | 試述(萬曆)《杭州府志》的編修特點 摘要 文章 |
張海英 | 復旦大學歷史系 | 淺議明清江南市鎮的行政管理 摘要 |
高壽仙 | 北京行政學院 | 明代京官之朝參與注籍 摘要 文章 |
錢茂偉 | 寧波大學史學研究所教授 | 晚明史家何喬遠著述考 文章 |
郭培貴 | 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 | 明代舉人數量及進士平均中式年齡考述 摘要 文章 |
何孝榮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歷史研究所 | 《明史‧職官志三‧僧、道錄司》補正 摘要 文章 |
王振忠 |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 明代的商人、商業與徽州社會──萬曆《歙志》研究 摘要 |
鄧慶平 |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研究所 | 明清衛所制度與華北基層社會變遷──以河北蔚縣為中心的討論 摘要 文章 |
胡凡 |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 | 明代洪武永樂時期北部邊防軍事領導體制的演變 文章 |
伍躍 | 日本大阪經濟法科大學 | 明代的捐納:財政與社會 摘要 文章 |
欒成顯 |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 明清戶籍制度的演變與其所造文書 摘要 文章 |
李龍潛 | 廣州暨南大學 | 也評黃仁宇著《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文章 |
樊樹志 | 復旦大學歷史系 | 明代若干市鎮興起的個案分析 摘要 |
黃國信 |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 | 萬曆年間的鹽法改革與明代財政體系演變摘要 文章 |
李新峰 | 北京大學歷史系 | 明初親軍衛初探 摘要 文章 |
張正明 | 山西省社科院 | 明清晉商與關公文化 摘要 |
陳文源 | 暨南大學廣州古籍研究所 | 明朝士大夫的安南觀 摘要 文章 |
湯開建 | 暨南大學廣州古籍研究所 | 關於明末意大利耶穌會士畢方濟奏摺的幾個問題 摘要 文章 |
牛建強 |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 明代中後期士風的異變與社會 摘要 文章 |
潘星輝 |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 明代文選與社會變遷 |
常建華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
宗族與風俗: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的縮影--以浙江餘姚江南徐氏為例摘要 文章 |
高致華 | 廈門大學歷史系 | 故國遺民與民間造神──鄭成功信仰的成形與發展 文章 |
曹樹基 | 復旦大學歷史系 東吳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
洪武大移民:來自湖南瀏陽的新例證 文章 |
台灣學者
姓名 | 服務單位 | 題目 |
汪榮祖 | 中正大學歷史系 | 明清帝國的空間 文章 |
徐泓 |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 台灣的明史研究六十年 文章 |
呂妙芬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西銘》與《孝經》:兼論晚明「孝」的形上本體思想摘要 文章 |
翁健鐘 | 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班 | 講學與政治──以明代北京的講學為例 摘要 文章 |
宋惠中 | 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 明清東南山區的森林砍伐與燃料問題 摘要 |
陳怡行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 近世以來福州的城市火災、火政與火神信仰 摘要 文章 |
王德毅 | 台大歷史系 | 商輅與《續資治通鑑綱目》 文章 |
邱澎生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由明代律例註釋學發展看商業與法律的互動 摘要 |
吳振漢 |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 明儒李邦華的治世與殉國 摘要 文章 |
王成勉 |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 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 摘要 |
巫仁恕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明清江南市鎮志的園第書寫與文化建構 摘要 文章 |
于志嘉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明北京行都督府考 摘要 文章 |
朱鴻 | 師範大學歷史系 |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與景帝陵情懷 摘要 文章 |
喻蓉蓉 |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熊廷弼與東林──以南直隸提學御史任內杖殺諸生芮永縉事件為例 摘要 文章 |
吳大昕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 | 嘉靖大倭寇時期的地方官員──以松江府上海縣官員的活動為例 摘要 文章 |
王鴻泰 | 暨南大學歷史系 | 文酒之會:明代江南文人的城市游樂與文藝社交 摘要 |
涂柏辰 | 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班 | 清閑與戒懼──從陳繼儒見晚明文人心態 摘要 文章 |
祝平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崇禎曆書》的生命史與中西曆算之爭 Archiving Knowledge: A Life History of the Calendrical Treaties of the Chongzhen Reign (ChongZhen lishu)摘要 文章 |
邱仲麟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黑夜與妖眚──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 摘要 文章 |
李卓穎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得利」原則: 明中晚期水利政策的倫理面向及其實踐 The Principle of Benefit: Ethical Aspect of Hydrological Policy and Its Practice in the Mid and Late Ming 摘要 文章 |
賴建誠 | 清華大學經濟系 | 邊鎮糧餉──明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 文章 |
陳慧霞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明末清初犀角雕人物乘槎的時代意涵 摘要 |
馬孟晶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 摘要 文章 |
何淑宜 |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 | 一體之心,不容自已──王學士人對祭祖禮的闡釋與祠堂建設 摘要 文章 |
黃一農 |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 正史與野史、史實與傳說夾縫中的江陰之變 (1645) 摘要 文章 |
國際間的明史研究,近年來發展蓬勃,除去了過在文化史、社會史的關注外,近年來在史學史、法律、經濟、財政、制度、文人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更深入而細緻的研究表現,本次「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東吳大學歷史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共同主辦,希望透過會議,使國際明史學界的學者之間得以互相交流、討論。
主辦單位:明代研究學會、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暨歷史學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96年10月27日(東吳大學)、96年10月29-31(暨南國際大學)
10月27日(星期六)
地點:東吳大學人文學院綜合大樓b1國際會議廳
開幕式 | |||||||||||
09:00-09:30 | 東吳大學副校長馬君梅致歡迎詞 | ||||||||||
大會主席徐泓教授致詞 主題:台灣的明史研究六十年 |
|||||||||||
09:30-10:30 |
主持人 李聖光 |
濱島敦俊 (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榮譽教授、暨南國際大學教授) 講題:從〈放生河約說〉看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家族 |
|||||||||
休息 | |||||||||||
10:40-11:40 | 社會變遷 主持人:劉翠溶 | ||||||||||
發表人 | 題目 | 評論人 | |||||||||
常建華 | 宗族與風俗: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的縮影──以浙江餘姚江南徐氏為例 | 劉翠溶 | |||||||||
黃一農 | 正史與野史、史實與傳說夾縫中的江陰之變 | 湯開建 | |||||||||
牛建強 | 明代中後期士風的異變與社會 | 林麗月 | |||||||||
午餐13:30—14:50 | |||||||||||
地域社會 主持人:熊秉真 | 儒學與士人 主持人:王汎森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森正夫 | 明末清初的抗租與地域秩序──關於江南三角洲的蘇州府、松江府 | 汪榮祖 | 湯開建 | 關於明末意大利耶穌會士畢方濟奏摺的幾個問題 | 李東華 | ||||||
王昌偉 | 明代陝西的族譜書寫 | 常建華 | 翁健鐘 | 講學與政治──以明代北京的講學為例 | 呂妙芬 | ||||||
方志遠 | 明代國家權力在基層社會的延伸 | 曹樹基 | 吳振漢 | 明儒李邦華的治世與殉國 | 胡凡 | ||||||
黃挺 | 嘉萬間潮州寇亂與婦女故事 | 衣若蘭 | 王成勉 | 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 | 陳文源 | ||||||
茶敘15:10—16:50 | |||||||||||
政治制度 主持人:梁其姿 | 軍事、戰爭與社會 主持人:黃兆強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祝平一 | 《崇禎曆書》的生命史與中西歷算之爭 | 徐光台 | 鄧慶平 | 明清衛所制度與華北基層社會變遷──以河北蔚縣為中心的討論 | 于志嘉 | ||||||
田澍 | 明代嘉靖至萬曆時期變革自救的政治走向 | 張璉 | 山崎岳 | 王直、萬表、俞大猷──明代嘉靖倭寇時期的官、盜關係 | 羅麗馨 | ||||||
郭培貴 | 明代舉人數量及進士平均中式年齡考述 | 錢茂偉 | 馬楚堅 | 俞大猷等之用兵與張璉之飛龍終極 | 吳大昕 | ||||||
王劍 | 密疏與嘉靖皇帝理政方式的轉變 | 張哲郎 | 于志嘉 | 明北京行都督府考 | 鄧慶平 | ||||||
高壽仙 | 明代京官之朝參與注籍 | 邱仲麟 | 李新峰 | 明初親軍衛初探 | 于志嘉 |
《明代研究》第十期
特稿 | |
邱仲麟 吳大昕 |
鄭樑生教授的生平與為學 |
論著 | |
邱仲麟 | 黑夜與妖眚: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 |
王鴻泰 | 世俗空間與大眾廣場:明清城市中的寺廟空間與公眾生活 |
卜永堅 | 明代公共資本市場的興滅:以兩淮鹽引為中心 |
張瑞威 | 一條鞭法的開端:論明憲宗一朝的貨幣政策 |
何淑宜 | 一體之心,不容自已:王學士人對祭祖禮的闡釋與祠堂建設 |
研究與討論 | |
唐立宗 | 明代福建製鐵業發展的再思考 |
書評 | |
張哲郎 | 評呂士朋《明代史》 |
甘利弘樹 | 介紹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論集》 |
呂妙芬 | 評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 |
學訊 | |
編輯部 | 台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宋惠中 | 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實 |
編輯部 | 《山根幸夫教授追悼記念論叢–明代中國の歷史的位相》目錄 |
二○○七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
時間:2007年8月18日-8月22日
地點:大連市星級賓館
主辦單位:遼寧師範大學 中國明史學會聯合主辦
會議主題:
時間:2007年1月27日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會議室(勤大樓四樓)
序次 | 時間 | 內容說明 |
會員報到 | 9:00-9:30 | 繳交年費、領取資料 |
開幕典禮 | 9:30-9:50 | 理事長徐泓致詞 |
會務報告與議案討論 | 9:50-10:10 | 秘書長巫仁恕報告 理事長徐泓主持 |
中場休息 | 10:10-10:30 | 享用茶點 |
專題演講 | 10:30-12:00 | 賴建誠教授 「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 |
午餐時間 | 12:00-13:30 | 敬備餐盒請大家享用 |
論文宣讀 | 13:30-14:10 | 唐立宗先生 「《定氛外史》的訴求──明代廣東惠州礦盜、地域變動與士民議論」 |
論文宣讀 | 14:10-14:50 | 尤淑君女士 「《明倫大典》的政治文化意義」 |
論文宣讀 | 14:50-15:30 | 張藝曦先生 「明中晚期吉水王學與地方家族」 |
閉幕散會 | 15:30 | 恭祝大家新年 願新康泰 |
時間:民國94年12月31日
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廳室(勤大樓四樓)
序次 | 時間 | 內容說明 |
會員報到 | 0900-0930 | 繳交年費及領取資料 |
開幕 | 0930-0940 | 理事長朱鴻致詞 |
專題演講 | 0940-1040 | 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典範與新問題」 |
中場休息 | 1040-1100 | 享用茶點 |
議案討論 | 1100-1130 | 理事長朱鴻主持 |
投票暨開票 | 1130-1230 | 選舉下屆理事、監事 |
午餐時間 | 1230-1330 | 敬備餐盒請大家享用 |
論文宣讀 | 1330-1400 | 謝玉珍:「明初官方用器的人物紋」 |
1400-1430 | 陳怡行:「封舟與戰船:明代福州造船工業的發展」 | |
1430-1500 | 綜合討論 | |
閉幕 | 1500 | 恭祝大家新年平安康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