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間的明史研究,近年來發展蓬勃,除去了過在文化史、社會史的關注外,近年來在史學史、法律、經濟、財政、制度、文人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更深入而細緻的研究表現,本次「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東吳大學歷史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共同主辦,希望透過會議,使國際明史學界的學者之間得以互相交流、討論。
主辦單位:明代研究學會、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暨歷史學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時間:96年10月27日(東吳大學)、96年10月29-31(暨南國際大學)
10月27日(星期六)
地點:東吳大學人文學院綜合大樓b1國際會議廳
開幕式 |
|
09:00-09:30 |
東吳大學副校長馬君梅致歡迎詞 |
|
大會主席徐泓教授致詞
主題:台灣的明史研究六十年
|
|
09:30-10:30 |
主持人
李聖光
|
濱島敦俊
(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榮譽教授、暨南國際大學教授)
講題:從〈放生河約說〉看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家族
|
|
|
|
休息 |
|
10:40-11:40 |
社會變遷 主持人:劉翠溶 |
|
發表人 |
題目 |
評論人 |
|
常建華 |
宗族與風俗: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的縮影──以浙江餘姚江南徐氏為例 |
劉翠溶 |
|
黃一農 |
正史與野史、史實與傳說夾縫中的江陰之變 |
湯開建 |
|
牛建強 |
明代中後期士風的異變與社會 |
林麗月 |
|
午餐13:30—14:50 |
|
地域社會 主持人:熊秉真 |
儒學與士人 主持人:王汎森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森正夫 |
明末清初的抗租與地域秩序──關於江南三角洲的蘇州府、松江府 |
汪榮祖 |
湯開建 |
關於明末意大利耶穌會士畢方濟奏摺的幾個問題 |
李東華 |
|
王昌偉 |
明代陝西的族譜書寫 |
常建華 |
翁健鐘 |
講學與政治──以明代北京的講學為例 |
呂妙芬 |
|
方志遠 |
明代國家權力在基層社會的延伸 |
曹樹基 |
吳振漢 |
明儒李邦華的治世與殉國 |
胡凡 |
|
黃挺 |
嘉萬間潮州寇亂與婦女故事 |
衣若蘭 |
王成勉 |
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 |
陳文源 |
|
|
茶敘15:10—16:50 |
|
政治制度 主持人:梁其姿 |
軍事、戰爭與社會 主持人:黃兆強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祝平一 |
《崇禎曆書》的生命史與中西歷算之爭 |
徐光台 |
鄧慶平 |
明清衛所制度與華北基層社會變遷──以河北蔚縣為中心的討論 |
于志嘉 |
|
田澍 |
明代嘉靖至萬曆時期變革自救的政治走向 |
張璉 |
山崎岳 |
王直、萬表、俞大猷──明代嘉靖倭寇時期的官、盜關係 |
羅麗馨 |
|
|
郭培貴 |
明代舉人數量及進士平均中式年齡考述 |
錢茂偉 |
馬楚堅 |
俞大猷等之用兵與張璉之飛龍終極 |
吳大昕 |
|
王劍 |
密疏與嘉靖皇帝理政方式的轉變 |
張哲郎 |
于志嘉 |
明北京行都督府考 |
鄧慶平 |
|
高壽仙 |
明代京官之朝參與注籍 |
邱仲麟 |
李新峰 |
明初親軍衛初探 |
于志嘉 |
|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