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紀事本末.平徐鴻儒.附王好賢、于弘志》校讀

邱炫煜節略*

一.校讀《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平徐鴻儒〉之後,對於徐鴻儒之亂的始末,得到了初步的認識。

緣於明末白蓮教徒王森,另創聞香教,在北直隸的教徒,橫 跨數省,聲勢浩大。王森死於萬曆四七年(一六一九),其教派繼承人王好賢(王森第三子)、山東之徐鴻儒,景州于弘志密約於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八月中同時 舉兵,惟徐鴻儒因故於五月先期舉兵,于弘志繼踵於六月起兵據武邑白家屯,欲取景州以應鴻儒,結局雙雙被捕正法,同年十月亂事平定,十一、十二月明廷獻俘奏 凱、敘平妖功;王好賢則逃亡,至天啟三年十二月才於揚州被捕。是以《明史紀事本末》本卷之中,敘述平定徐鴻儒、王好賢、于弘志之亂始末,卷名即為〈平徐鴻 儒.附王好賢、于弘志〉。王好賢為王森之子,在教中地位崇高,徐鴻儒則實際領導舉事,故而成為主角,于弘志起兵則如曇花一現,迅速為官軍所平定。清初查繼 佐《罪惟錄》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論曰:

賊鴻儒為王好賢經營二十餘年,而好賢名不彰,夫為賊求知名亦不易哉!嗟,知名賊亦似有福在矣。以賊名究不名賊,又不入此例。梁家樓彷彿《水滸》演義,以彷彿學為賊,知名,更一奇哉。[I]

繼續閱讀

《明代研究通訊》第五期

《明代研究通訊》第五期

專題演講
馮爾康 近年大陸中國社會史的研究趨勢──以明清時期的研究為例
專論
大澤顯浩 明代出版文化中的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
張藝曦 明代士人的睡眠時間與睡眠觀念──關於睡眠史的初步研究
研究討論
徐泓 明史研究入門要籍簡介
林麗月 明〈戒殺女歌〉作者考──兼論相關文獻的史料價值
大澤顯浩 日本有關中國學的資料庫
學界動態
編輯部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動態
編輯部 台灣地區各大學系所開設明代研究課程
研究訊息
編輯部 台灣地區大學明代研究博碩論文目錄暨摘要
編輯部 新近明代研究書目索引資訊
編輯部 新近出版書目
編輯部 期刊論文索引

二○○二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

朱元璋政權宗教政策小考

濱島敦俊教授(國立國際暨南大學歷史學系)

  1. 導言
    1. 目標 從宗教政策來看朱元璋政權的性質問題
    2. 研究史
      1. 政權性質問題、白蓮教以外
    3. 問題和倡議
      1. 朱元璋研究的陷阱 全部歸納朱元璋這一個人物
        1. 需要考慮和元朝的關係:從明朝開始的呢?還是前代已經有,留下到明代的呢?例如生員制度、里甲制度
        2. 需要分析決策過程:某一個政策、制度,從朱元璋本人的意志出來的呢?還是有些官僚提議的呢?
        3. 應該重視地域性
  2. 朱元璋集團、政權的性質問題
    1. 農民政權?
      1. 朱元璋本人 是不是白蓮教徒
      2. 朱元璋集團 農民集團說 地主集團說 農民集團蛻變地主集團說
      3. 蛻變地主集團
    2. 政權的經濟基礎和性質
      1. 不是農民集團,況且怎麼會是農民政權?沒有改變土地所有權的事,看做“農民政權”的大陸學者,把在成為無人地區的華北東部實施的分配土地、強制,移民政策誤會好像一種土地改革。
    3. 江南正宗士大夫的參與
  3. 改正「胡俗」
    1. 禮制和王朝
    2. 禮官
    3. 建立王朝前
    4. 即位
    5. 祭祀體系
  4. 城隍廟和城隍壇
    1. 研究史
    2. 簡史
    3. 典制化—「二年新制」和兩種城隍,「二年新制」(奇怪,另外有城隍)
    4. 徹底的改革—三年改制
    5. 鄉村的祭祀
  5. 為甚麼出現這類不符合現實的制度?
    1. 先行研究的欠陷
    2. 朱元璋其人的宗教觀念
    3. 政權內部的對立
    4. 實現了嗎?連地方官也無視三年改制
  6. 結論
    1. 明朝在草創時期制訂的禮制之觀念性,及它的由來

《明史紀事本末‧更定祀典》校讀

何淑宜2002/4/27

一、前言
關於《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問題,早期學者多認為主要參考自高岱《鴻猷錄》、張岱《石匱書》、談遷《國榷》等,近來經過多位學者的重新校讀,發現谷氏團隊撰寫此書時,參考底本多樣而豐富,往往隨主題的差異而選擇不同的參考資料。

本書卷51〈更定祀典〉,專記嘉靖一朝議禮諸事。因此在選擇校勘的史著時,除編年體類的材料外,另也選取部份典制類史著、紀傳體資料與諸臣文集互校。以下為主要選取的材料:

繼續閱讀

《明代研究通訊》第四期

《明代研究通訊》第四期

專論
楊國楨 傅衣凌先生的明史情緣
林麗月 世變與秩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
邱仲麟 姚旅《露書》中的明代社會經濟史料
會議報導
邱澎生 「與大歷史對話——黃仁宇研討會」會議報導
編輯部 「第九屆國際明史研討會」論文題目
學界動態
巫仁恕 簡介明清社會與生活主題研究計畫
編輯部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動態
編輯部 臺灣地區大學系所開設明代研究課程
研究訊息
編輯部 臺灣地區大學明代研究博碩論文目錄暨摘要
張璉 新近明代研究書目索引資訊
編輯部 新近出版書目
編輯部 期刊論文索引

二○○一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年第七屆年會(第三屆第二次)

研討會論文:
(一)論文題目:另類支配--明代南贛諸盜的興起及其家族發展
發表人:唐立宗(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助理)

(二)論文題目:明末寺院經濟之研究--以雲棲寺、雲門顯聖寺、天童寺為分析中心
發表人:徐一智(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班)

時間:西元2001年12月16日上午9:50-10:4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誠101教室
研討會性質:公開演講,及「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第七屆年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姚旅《露書》中的明代社會經濟史料

邱仲麟*

前言

姚旅所撰《露書》,以往學者提及者不多。謝國楨先生在四十年前(1960年)所著的《明清筆記叢談》中,曾對《露書》予以簡要介紹。書中認為該書各篇中,「以風篇、錯篇記當時的事實,最為詳核。」又云:「他曾遊歷京洛,北上太原、洪洞、大同,南涉嶺海,還到過雲南。所經過的地方,人情風俗,節候風氣,戲劇樂舞,都有所記述。還記載了些朝鮮、琉球、越南諸國及西南少數民族的習慣;以及西洋利瑪竇等人東來的事蹟。」謝先生認為其中有很多可採的資料,例如有關樂器各條,「很可供音樂家的參考。」書中所記的雲南火把節的資料,「也有其參考價值。」另外,謝先生又舉到書中所記關於歐州人東來的事蹟,以及煙草傳入中國的事實,都是不錯的史料。 [1]

昔日讀謝國楨先生書中此段記述時,遍查臺灣各圖書館,均未見收藏該書,深以未能通讀全書為憾。五年前,《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刊行,於該叢書子部中見《露書》, [2] 惜以正撰寫博士論文,未能細讀。近日細讀此書,殊覺當中所載,誠如謝國楨先生所言,極富史料價值,爰是將書中關於明代社會經濟方面之史料,予以進一步介紹,以為明代研究之助。 繼續閱讀

「數目字管理」是洞見或限制? 黃仁宇大歷史觀下的明清市場與政府

邱澎生(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2001年元月)*
(本文修改後,發表於《台大歷史學報》26期)

(一)「數目字管理」中的經濟、法律與文
(二)「數目字管理」的洞見與限制
徵引書目

大歷史觀」(macro-history)、「數目字管理」(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是黃仁宇先生成學以來所極力宣揚的史學概念,前者是這種史學概念的統稱,後者則是這種史學概念的實際操演。何謂「大歷史的觀點」?黃先生直指稱是:「即是從技術上的角度看歷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1] 所謂「技術上的角度」,則正是他強調的「數目字管理」概念:

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現代化的社會,它能夠將整個的社會以數目字管理。因之社會裏的成員,變成了很多能相互更換(interchangeable) 的零件;更因之社會上的分工可以繁複。法律既以私人財產權之不可侵犯作宗旨,也能同樣以數目字上加減乘除的方式,將權利與義務,分割歸併,來支持這樣的分工合作。這在推進科技的發展中,產生了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條件……以農業組織作國家基幹,注重凡事維持舊有的均衡;以商業組織作國家基幹,則注重加速交換 (exchange)。時代愈進化,後者愈能掌握科技,而前者的弱點更為暴露,其國民對其政府之無能益抱不滿。 [2]

繼續閱讀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0年第六屆年會(第三屆第一次)

時間:民國89年10月22日9:30-11:30
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大樓誠202教室
內容:邀請廈門大學歷史系楊國楨教授(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專題演講,題目為「明末的民風:蔡獻臣《清白堂稿》評介」

資料出處:《明代研究通訊》第四期,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