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研究論壇︰旅行、出版與情感書寫」紀要

紀要人:梁凱棋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於2024年12月6日,假政大公企中心,舉辦「明清史研究論壇︰旅行、出版與情感書寫」。陳秀芬理事長在開幕致詞時,介紹明代研究學會成立時的歷史,並提到本次研究論壇的演講主題,在過去受到的較少關注,故期望透過本次三場演講,提供不同的學術視野與觀點。

  第一位講者是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Upstate)、目前於中研院近史所訪問的林倩萱(Nicole Richardson)教授,主題為「死與少女︰明末降神會中之父親哀傷」。林教授透過研究明末一位退休士人葉紹袁在其女葉小鸞死後十年所舉行的降神會,探索晚明時期的父女情感和人間與靈界之間的溝通儀式。首先,林教授介紹葉紹袁的生平和家族成員,探討葉紹袁與其三女葉小鸞之間的父女情感,並說明葉紹袁在1636年集合妻女之作品所撰成的《午夢堂集》,為其了解葉家經歷之基礎。林教授接著介紹葉紹袁在《午夢堂集》裡的作品《窈聞》(1634)、《續窈聞》(1635)和《瓊花鏡》(1642),其中尤以《瓊花鏡》尤為重要,記錄了葉紹袁透過方士朱懋設置銅鏡,以召喚女兒葉小鸞的亡魂,且為葉小鸞留下畫像的過程。

  第二位講者是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賴信宏教授,主題為「偽托、彙編、重印:明末武林書坊出版下的文言小說」。首先,賴教授說明其研究主題是由魯迅批評《唐人說薈》誤人不淺的言論所發想,透過探討偽托、彙編和重印三個方面,去重新溯源文言小說的出版歷程。賴教授在說明偽托時,列出多個例子說明《唐人說薈》出版時出現偽脫、篡改原書和刪節等情況,而究其緣由,則可追溯至明朝時期問世的《古今說海》和《五朝小說》。之後,賴教授以晚明江南地區的出版變化為切入點,去講述各版彙編的情況,從中一窺當時湖州和杭州的書籍銷售模式和活動。他在調查後發現,「同板重印」現象可上溯至各個主要書坊和合作夥伴,而實際彙編者很可能是鮮為人知的心遠堂主事張遂辰,因其參與過許多書籍的校閱和編纂等出版活動。最後,賴教授重申「同板重印」的出現原因,用許多照片去比較「同板重印」的情況,說明此為武林書坊特有的商業行銷模式。

  第三位講者為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林侑毅教授,主題為「被誤用的朝鮮燕行文獻︰談燕行錄的生成過程與閱讀、再生產」。首先,林教授透過三份史料的內容對比,說明史料內容或會有虛假成份,故《燕行錄》雖稱為史料,但某種程度上也是被誇大的史料。林教授續解釋《燕行錄》的定義是指一連串的文獻,可分為私人文集、成卷和成冊的《燕行錄》,並說明《燕行錄》的研究發展歷程,從中整理出不少重要文獻,如《同文彙考》、《歐羅考》等。之後,林教授介紹燕行使節團成員及其任務,包括正使負責外交任務、通事負責沿途口譯,另有醫員、畫員隨行,等等。其中又以子弟軍官筆下的紀錄最為有趣,因其記載了朝鮮使節團與中國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另外,《燕行錄》的特色為次韻詩,可下分為同代次韻詩、隔代次韻詩和隔代異國次韻詩,乃前人與後人之間的文字交流與參考,因此林教授提醒在研究《燕行錄》時,不能只看單篇文獻,以免有斷章取義之虞。而漢文本及諺文本在經過重編、轉譯後,往往會造成內容上的差異,導致不同時代形成各式各樣的《燕行錄》,可能有不同的存在意義。最後,林教授介紹《燕行錄》中的航海圖,故《燕行錄》也存在與海洋史研究互動與對話的可能性。

  在提問環節中,陳秀芬教授希望了解葉紹袁為亡女留照是為了祭拜女兒,還是純粹為了慰藉個人思念之用?對此,林倩萱教授沒有確切答案,但推測葉紹袁可能是希望將女兒的畫像掛在家中牆上,以資留念。另外,針對林侑毅教授的題目,中研院近史所蕭琪博士好奇讓朝鮮婦女閱讀《燕行錄》的原因為何?林教授表示朝鮮的女性教育強調儒家綱常教化,但內容較單調。因此當家族男性經歷異國體驗返家後,常引起家中女性的好奇,故後來閱讀《燕行錄》,便漸融入朝鮮婦女教育之中。三場演講結束後,本次研究論壇完滿結束,在場學人亦於會後交流過程中獲益良多。

明清史研究論壇:旅行、出版與情感書寫

活動時間|2024年12月07日(星期六) 13:10-16:55
活動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A937CB會議教室)
主辦單位|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補助單位|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
活動報名|https://pse.is/6ndwm2
活動議程|見下表或下載議程及摘要( 明清史研究論壇議程及摘要.pdf )
交通方式|導航至2GJH+22 永康里 台北市大安區
交通資訊|https://pse.is/6ndwz8
執行秘書|莊祐維(政大歷史系博士生)Email:twmingstudies@gmail.com

會議議程

時間 主題 主持 / 主講
13:10-13:25 報到
13:25-13:30 開幕致詞 陳秀芬
13:30-14:30 死與少女:明末降神會中之父親哀傷 (Death and the Maiden: A Father’s Grief in a Late Ming Séance) Nicole Richardson
(林倩萱)
14:30-15:30 偽托、彙編、重印:
明末武林書坊出版下的文言小說
賴信宏
15:30-15:50 茶敘
15:50-16:50 被誤用的朝鮮燕行文獻:
談燕行錄的生成過程與閱讀、再生產
林侑毅
16:50-16:55 閉幕 陳秀芬

發表學者(按姓氏比劃)

  • Nicole Richardson(林倩萱)(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Upstate] /副教授)
  • 林侑毅(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 賴信宏(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活動轉知】「暨大歷史迎向三十:明清研究的厚植與反思」學術研討會

1.時間:2024 年 11 月 28 至 29 日(週四至週五)
2.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 A106 會議室
3.主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4.會議議程,請參考官網
5.會議以實體方式進行,不提供視訊參與

議程下載:「明清研究的厚植與反思」學術研討會.pdf
訊息來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2024 年 11 月 28 日(週四)

時間 議程
11:00-13:50 午餐時間
11:00 起受理報到與預演(歷史學系會議室)
14:00-14:20 開幕式
陳佩修(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唐立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14:20-15:2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張哲郎( 國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徐泓(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退休) 八十憶往:歷史教學研究與學術行政
15:20-15:30 休息時間
15:30-17:0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與談人
李盈慧(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退休) 曾美芳(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從阜財到理財:明代財政史研究的挑戰與突破 吳大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賴惠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從清代茶法看四川省的財政運作 曾美芳(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17:00-18:00 校內參訪
晚餐

 

2024 年 11 月 29 日(週五)

時間 議程
08:40-09:00 報到
09:00-10:0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賴惠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于志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明代軍戶的戶籍與家族
10:00-10:20 休息時間
10:20-11:5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與談人
黃清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明清消費文化史的再思考 王鴻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王鴻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明清士人生活史研究的省思與展望 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11:50-13:30 午餐時間
10:20-11:5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與談人
林偉盛(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退休) 宋惠中(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明清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土客問題 劉伊芳(閩南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院助理教授)
劉伊芳(閩南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院助理教授) 明代福建延平大田的基層治理與地方社會 宋惠中(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15:00-15:20 休息時間
15:20-16:5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與談人
李廣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邱仲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信仰與經濟——以明清泰山為中心的考察 唐立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江豐兆(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暨兼職講師) 清季改革者對明清鹽法的考察與反思 許富翔(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16:50-17:30 綜合座談 邱澎生(視訊)、邱仲麟、賴惠敏、李廣健
閉幕式

【臺師大專題演講】劉光臨:宋朝模式的終結:崩潰還是替代?–對英文學界宋元明過渡研究的反思

  • 講題:宋朝模式的終結:崩潰還是替代?–對英文學界宋元明過渡( Song-Yuan-Ming Transition)研究的反思
  • 主講人:劉光臨 老師(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李宗翰 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時間:2024 年 10 月 28 日(一)15:30
  •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文學院勤大樓4樓)
  • 主辦單位:宋史座談會、中國明代研究學會、臺灣師大歷史學系

會議以實體方式進行,不提供視訊參與

活動詳情鏈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官網

「2024臺韓明清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與報名資訊

202408seminar01

會議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LWNnhkUY1wKPJ6n6

會議網站: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會議相關資訊

  1. 時間:2024 年 8 月 13 日(二)至 2024 年 8 月 15 日(四)
  2. 地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一會議室
  3.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合辦單位:韓國明清史研究會
    協辦單位: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4. 會議以實體方式進行,不提供視訊參與
  5. 會議語言:華語、韓語、英語
  6. 報名截止日:7月25日截止。
    閱讀全文

「史家新技藝——AI與明清史研究工作坊」紀要

紀要人:林祐安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政大歷史系與清大人社學院,於2024/06/11舉辦「史家新技藝:AI與明清史研究工作坊」。開幕致詞時,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理事長暨政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秀芬老師,表示本次工作坊的主題是為了探討AI在歷史研究上的應用可能性,將針對此一課題進行三場學術演講與座談。

  第一場演講的主講人是中研院近史所林峻煒博士後研究員,主題為「卡片技藝的智慧再生: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AI」。林博士首先從不少研究者都可能遇到的研究困難點說起,接著則介紹了對此有用的應對方式,即是德國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提出的卡片盒筆記法,該筆記法有助於研究者建立起連貫且可追尋的知識脈絡,讓研究者能夠更加清晰的思考、重組乃至於創作出新研究。而將AI加入到卡片盒筆記法的應用中,則更有助於研究者整理日漸增加的卡片筆記,同時由於資料來源大都來自研究者的筆記,因此此處的AI應用也較不會有虛偽造假的疑慮。

  第二場演講的主講人是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蔡宗翰研究員,主題為「大型語言模型輔助歷史研究的實踐」。一開始,蔡老師先講解ChatGPT的本質是大型語言模型,以及其類似「文字接龍器」定義。之後則開始分享利用ChatGPT在明代著名邊患歷史事件「成化犁庭」上,針對文本分析時,AI發揮的輔助作用與操作實務。蔡老師利用ChatGPT與其他資料庫等工具,以「文本軍事段落分析」、「辨識文本中地名」與「找出《明實錄》和《朝鮮王朝實錄》對讀段落」三階段的操作,讓需要由研究者進行分析的文本數字,降低了99%。此外透過這些AI查找的段落,也能發現一些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而除了分享操作實例外,蔡老師也分享了大型語言模型目前在歷史研究的侷限性,以及生成式AI在歷史教育上的未來展望。

  第三場演講為清大人社院長李卓穎老師以及其課程學生輪流主講,講述他們利用ChatGPT在歷史論文撰寫上,選擇三項課題的實際操作經驗與心得,分別是:ChatGPT在查找文獻、協作研究大綱與發想課題、撰寫論文正文等方面的作用。清大同學們認為ChatGPT對於文獻查找的能力頗為不足,需要使用者頗費心力才能有些許收穫,且有時會有虛偽造假的文獻產生。在協作研究大綱與發想課題上,則多為籠統、不夠具有問題意識的結果,但其中使用者不斷精進與修正對於ChatGPT指令的過程,有助於幫助使用者思考研究課題。最後在撰寫論文正文方面,ChatGPT對於史料的插入與擴寫,則有不錯的成果,不過段落間的連貫性偏差。而最後的結論,清大同學們認為若是在使用者以自身寫作經驗進行正確引導,AI生成的文字仍然能夠對於撰寫歷史學論文有所助益。

  而三場演講結束後,本次工作坊便進入尾聲,並且在諸位與會者意猶未盡的交流談話中,圓滿落幕。

史家新技藝——AI與明清史研究工作坊

202406_AIworkshop

對於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有人滿心期待,也有人滿懷疑慮。本工作坊專為明清史研究而設計,將邀請三位史學界、資訊界專家學者,從個人的教學、研究與使用經驗,介紹如何利用AI做卡片、搜尋大型資料庫,及以ChatGPT為研究小幫手,管理、駕馭浩瀚如海的歷史文獻,以增益個人的研究能力。敬邀對於「史家新技藝」——AI有興趣的學生和學者共同來探索。

活動時間|2024年6月11日(星期二) 13:40-16:45
活動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視聽室(330111)
主辦單位|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協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贊助單位|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
活動報名|https://pse.is/5vzbzg
校內交通|導航至XHJF+MF 老泉里 台北市文山區
交通資訊|https://pse.is/5wlal7
執行秘書|莊祐維(政大歷史系博士生),Email:twmingstudies@gmail.com

主講人

  • 李卓穎(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 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 林峻煒(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
  • 蔡宗翰(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臺灣數位人文學會理事長)

議程 (點此下載PDF)

時間 主題 主持/主講
13:40~13:50 報到
13:50~14:00 開幕致詞 陳秀芬
金仕起
14:00~14:40 卡片技藝的智慧再生: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 & AI 林峻煒
14:40~15:20 大型語言模型輔助歷史研究的實踐 蔡宗翰
15:20~15:40 茶敘
15:40~16:40 與ChatGPT4.0 協作歷史研究的經驗反省與分享 李卓穎
清大人社院學生
16:40-16:45 閉幕 陳秀芬

本學會前監事王德毅老師逝世

本學會前監事暨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王德毅先生,於2024年4月29日逝世。

王先生為宋史專家,著作等身,長年參與學會事務,熱心提攜後進,對於史學界貢獻良多。

對於先生的辭世,本學會謹致上哀悼之意。

關於王德毅老師生平簡介以及告別式訊息,請參考臺大歷史系網站(點此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