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圖庫包含 2 張圖片。
以下為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17年年會活動集錦
本會訂於民國106年01月21日(星期六)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召開第十二屆會員大會暨新秀論文發表會。除進行會務報告,更邀請到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吳滔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演講題目為「明代運法『三變』的再認識:以州縣水次為中心」,精彩可期。當日也將舉辦新秀論文發表會,邀請年輕學者發表研究成果。
時間:民國106年01月21日(星期六) 09:30 - 17:10
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文學院勤大樓四樓)
聯絡email:twmingstudies@gmail.com
時間 |
事項說明 |
||
09:30 -10:00 |
報到、領取資料 |
||
10:00 -10:20 |
會務報告 |
||
10:20 -10:30 |
茶敘 |
||
10:30 -12:00
主題演講 |
主持人 | 報告人 | 演講題目 |
張哲郎教授 (政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
吳滔教授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臺大歷史系客座教授) |
明代運法「三變」的再認識:以州縣水次為中心 | |
12:00 -13:00 |
午餐 |
||
13:00 -14:20 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第一場) |
林麗月教授 (師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
汪德方 |
屈大均筆下女遺民形象的書寫與建構:以王華姜為例 |
吳承瑾 (政大歷史所碩士) |
晚明鴛鴦陣運作方式的再檢討 | ||
黃聖修 (臺師大歷史所博士) |
「總歸儒林」之後:《明史‧儒林傳》的研究回顧與新成果 | ||
14:20 -14:35 |
茶敘 |
||
14:35 -16:35 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第二場) |
李仁淵教授 (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
張繼瑩 |
晉北方志中的明清易代史事書寫:以偏關、大同為例 |
王鵬惠 (臺大人類所博士) |
異/軼域遺蹤:明清蠻夷圖的邊裔敘事 | ||
林熙強 (輔大比較文學所博士) |
互文、記憶、原型:高一志《則聖十篇》與《十慰》中的故事取材初探 | ||
劉家幸 (成大中文所博士) |
從漢籍到和刻本:明清時期《世說新語補》在日刊刻與閱讀活動 | ||
16:35 -16:45 |
閉幕 |
※開會通知誤植為第十二屆,本屆應為第十一屆第一次。
時間:民國104年2月7日(六)09:00-17:30
地點: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時 間 |
事項說明 |
||
09:30-10:00 |
領取新刊《明代研究》與議程資料、繳交年費 |
||
10:00-11:00 |
會務、財務、編務報告及議案討論 |
||
11:00-11:10 |
休息 |
||
11:10-11:50 年輕學者 論文發表會 (第一場) |
主持人 | 報告人 | 演講題目 |
徐泓教授 | 王一樵 (臺大歷史所博士) |
「從輔翼聖教」到「改正經傳」:林希元思想研究——並討論一些有關「理學祖」的儒學宗教化現象 | |
11:50~13:30 |
午 餐 (敬備餐盒) |
||
13:30-15:00
|
林麗月教授 |
黃翊峰 |
阮大鋮奸臣形象的形成 |
吳政緯 (師大歷史所碩士) |
奉朝終始:朝鮮士人的大義覺迷(1600-1800) | ||
15:00-15:20 |
茶 敘(敬備茶點) |
||
15:20-16:50
|
張哲郎教授 |
江豐兆 |
貧富相資:明代後期經世思想中的保富論 |
戰蓓蓓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及內亞系語言文化系博士候選人) |
親王婚禮與政治秩序之規劃:以洪武朝為例 | ||
16:50-17:00 |
閉 幕(恭祝大家吉祥如意) |
※開會通知與會議手冊誤植為第十屆第二次,本屆應為第十屆第一次。
時間: 2013 年 02 月 23 日(六)上午 9:30 至 下午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時間 |
內容 |
||
9:30~10:00 |
領取新刊《明代研究》與議程資料、繳交年費 |
||
10:00~11:00 |
會務、財務、編務報告及議案討論 |
||
11:00~12:30 |
第一場 主持人: 張哲郎教授 |
報告人 | 演講題目 |
何幸真 (臺師大歷史所) |
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 | ||
莊博智 (暨大歷史所) |
望帆雲表──明清漕運制度下通州的經濟發展 | ||
12:30~13:30 |
午 餐 (敬備餐盒) |
||
13:30~15:00
|
第二場 主持人: 呂士朋教授 |
報告人 | 演講題目 |
朱祐鋐 (臺大歷史所) |
晚明杭州的火災與社會應對 | ||
曾双秀 (臺師大歷史所) |
近世中國的曹娥信仰 | ||
15:00-15:20 |
茶敘 |
||
15:20~16:50
|
第三場 主持人: 徐泓教授 |
報告人 | 演講題目 |
吳靜芳 |
明代男性的醫療求子──以種子藥方為例 | ||
郭偉鴻 (暨大歷史所) |
從流離轉徙到遺址重建──論明代遊方僧與社會的互動 | ||
16:50~17:00 |
閉幕(恭祝大家吉祥如意) |
※開會通知與會議手冊誤植為第九屆第二次,本屆應為第九屆第一次。
時間:西元 2012年9月29日(週六)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主辦單位:「現代中國的形塑: 明清中國社會變遷與其當代遺產」研究團隊、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共同主辦
計畫網站: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時間 | 主題 | 主持人 | 演講人 | 題目 |
10:00-11:00 | 華北水利與社會 | 朱鴻 | 胡英澤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明代宗藩、衛所與黃河小北幹流地域社會之變遷 |
11:00-12:00 | 張繼瑩 | 公私利害:三則山西水利的個案分析 | ||
12:00-13:30 | 午餐 | |||
13:30-14:30 | 江南水利與社會(I) | 林麗月 | 李卓穎 | 江南水利與地方士紳、地方官的互動:基於個人研究心得的幾點想法 |
14:30-15:30 | 謝湜 | 明代江南三角洲的水利與土地開發探論 | ||
15:30-16:00 | 茶敘 | |||
16:00-17:00 | 江南水利與社會(II) | 張哲郎 | 濱島敦俊 | 江南三角洲圩田水利雜考 |
17:00-18:00 | 綜合討論 | 徐泓、邱澎生 |
時間:民國99年3月13日
地點: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之1號5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08會議室
序次 | 時間 | 內容說明 | |||
會員報到 | 0900-0930 | 繳交年費及領取資料 | |||
開幕典禮 | 0930-0940 | 理事長致詞 | |||
會務編務 報告討論 |
1020-1040 | 秘書長衣若蘭報告 理事長王鴻泰教授主持 |
|||
第八屆理 監事改選 |
1010-1030 | 理事長王鴻泰教授主持 | |||
中場休息 | 1030-1100 | 享用茶點 | |||
論文宣讀 | 1100-1230 |
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呂士朋
|
楊正顯 | 王陽明浮海事 | 呂妙芬 | ||
蕭敏材 | 山人面貌—王百穀身份之抉擇 | 王鴻泰 | |||
林桂如 | 余象斗的日用類書《三台萬用正宗》與小說《北遊記》 | 邱仲麟 | |||
午餐時間 | 1230-1330 | 敬備餐盒請大家享用 | |||
論文宣讀 | 1330-1500 | 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王德毅 教授 |
唐立宗 | 從「律無正條」到「盜掘礦砂條例」:明代礦法禁令的制定及其演變初探 | 邱澎生 | ||
吳景傑 | 明代判牘中的「從夫嫁賣」與「官賣」判決 | 巫仁恕 | |||
蔡佳琳 | 元明江西吉安士人對文天祥事蹟流傳之影響 | 張藝曦 | |||
中場休息 | 1500-1520 | 享用茶點 | |||
論文宣讀 | 1520-1650 | 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張哲郎 教授 |
吳欣芳 | 覩類而知義:利瑪竇中文著作在明清目錄中的分類和其意義 | 李卓穎 | ||
謝柏暉 | 明清醫學知識的爭議與建構: 以太素脈和《王叔和脈訣》為中心 | 蔣竹山 | |||
陳曉昀 | 明代女教書中的復仇、性別與倫理 | 衣若蘭 | |||
閉幕式 | 1650-1700 | 理事長王鴻泰教授主持 |
《明代研究》第十三期
特稿 | |
邱澎生 邱仲麟 閻鴻中 |
融攝人生志業於史事考訂的大家:悼念黃彰健先生 |
張哲郎 | 悼念張德信先生 |
論著 | |
范金民 | 《衛所武職選簿》所反映的鄭和下西洋史事 |
陳博翼 | 「Aytiur」(Aytim)地名釋證:附論早期海澄的對菲貿易 |
卜永堅 | 明朝十六世紀兩淮鹽政的制度創新:以《鹽法條例》為中心 |
唐立宗 | 從《定氛外史》看明代惠州礦徒事件、劃疆分邑與士民議論 |
研究與討論 | |
徐泓 | 民國六十年間的明史研究:以政治、社會、經濟史研究為主(中) |
邱澎生 | 覺非山人《珥筆肯綮》點校本 |
書評 | |
沈登苗 | 評吳宣德《明代進士的地理分布》 |
張繼瑩 劉婷玉 |
評陳支平《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 |
學訊 | |
雷文進 | 南京大學歷史系明清史博碩士論文索引(1984-2009) |
何孝榮 張靜宴 |
南開大學明清史博碩士畢業論文索引(1956-2009.6) |
吳大昕 |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明清史博碩士論文索引(1974-2009) |
江豐兆 張雅雯 |
2009年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文 |
二○○九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時 間:2009年5月22日至23日
地 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
報名須知:
1.欲參加研習活動者,請於2009年3月12日至2009年4月28日
止,至計畫網站下載報名表。本系將於2009年4月30日後
於網站上公佈錄取名單。
2.報名方式其他相關規定及資訊請見http://www2.scu.edu.tw/history/
《明代研究》第十期
特稿 | |
邱仲麟 吳大昕 |
鄭樑生教授的生平與為學 |
論著 | |
邱仲麟 | 黑夜與妖眚: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 |
王鴻泰 | 世俗空間與大眾廣場:明清城市中的寺廟空間與公眾生活 |
卜永堅 | 明代公共資本市場的興滅:以兩淮鹽引為中心 |
張瑞威 | 一條鞭法的開端:論明憲宗一朝的貨幣政策 |
何淑宜 | 一體之心,不容自已:王學士人對祭祖禮的闡釋與祠堂建設 |
研究與討論 | |
唐立宗 | 明代福建製鐵業發展的再思考 |
書評 | |
張哲郎 | 評呂士朋《明代史》 |
甘利弘樹 | 介紹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論集》 |
呂妙芬 | 評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 |
學訊 | |
編輯部 | 台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宋惠中 | 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實 |
編輯部 | 《山根幸夫教授追悼記念論叢–明代中國の歷史的位相》目錄 |
二○○七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