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
講者:曾美芳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講題:錄事前代:從畢自嚴傳記及墓碑看異代書寫
第二場:
講者:連啟元博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助理教授)
講題:明代司獄官傳記探微:閩中〈三司獄〉與相關史料選讀
時間:民國106年05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30~下午2:00。
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主辦單位:明代研究學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
*本次研讀會敬備餐盒
 
			
			
									
			
			
	第一場:
講者:曾美芳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講題:錄事前代:從畢自嚴傳記及墓碑看異代書寫
第二場:
講者:連啟元博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助理教授)
講題:明代司獄官傳記探微:閩中〈三司獄〉與相關史料選讀
時間:民國106年05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30~下午2:00。
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主辦單位:明代研究學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
*本次研讀會敬備餐盒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於2017年2月22日(三)14:00舉辦的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到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教授擔任主講人,講題為「研究,從圖書館開始──我的明史研究失敗與成功經驗」。戴教授是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博士,現為國家圖書館科技部補助延攬副研究學者,目前也是本學會會員暨《明代研究》編委。
漢學中心的演講訊息網頁如下:http://ccs.ncl.edu.tw/ccs_detail.aspx?sn=259
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Evn_list.aspx
《明代研究》第二十七期
| 論著 | |
| 邱仲麟 | 明代兀良哈三衛撫賞及其經費之籌措 | 
| 陳秀芬 | 「診斷」徐渭:晚明社會對於狂與病的多元理解 | 
| 許齊雄 | 吳與弼的宗族觀念 | 
| 張繼瑩 | 祇恐遺珠負九淵:明清易代及《偏關志》的書寫 | 
| 史料解析 | |
| 韋胤宗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圖書館藏《九州分野輿圖古今人物事跡》 | 
| 書評 | |
| 林文凱 | 書評:阿風,《明清徽州訴訟文書研究》 | 
| 學訊 | |
| 何幸真 | 科技部學術補助獎勵之明代相關專題研究計畫(105年度) | 
| 許凱翔 陳一中 | 2016年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目錄 | 
民國一○五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
本會訂於民國106年01月21日(星期六)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召開第十二屆會員大會暨新秀論文發表會。除進行會務報告,更邀請到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吳滔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演講題目為「明代運法『三變』的再認識:以州縣水次為中心」,精彩可期。當日也將舉辦新秀論文發表會,邀請年輕學者發表研究成果。
時間:民國106年01月21日(星期六) 09:30 - 17:10
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文學院勤大樓四樓)
聯絡email:twmingstudies@gmail.com
| 時間 | 事項說明 | ||
| 09:30 -10:00 | 報到、領取資料 | ||
| 10:00 -10:20 | 會務報告 | ||
| 10:20 -10:30 | 茶敘 | ||
| 10:30 -12:00 主題演講 | 主持人 | 報告人 | 演講題目 | 
| 張哲郎教授 (政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 吳滔教授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臺大歷史系客座教授) | 明代運法「三變」的再認識:以州縣水次為中心 | |
| 12:00 -13:00 | 午餐 | ||
| 13:00 -14:20 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第一場) | 林麗月教授 (師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 汪德方 | 屈大均筆下女遺民形象的書寫與建構:以王華姜為例 | 
| 吳承瑾 (政大歷史所碩士) | 晚明鴛鴦陣運作方式的再檢討 | ||
| 黃聖修 (臺師大歷史所博士) | 「總歸儒林」之後:《明史‧儒林傳》的研究回顧與新成果 | ||
| 14:20 -14:35 | 茶敘 | ||
| 14:35 -16:35 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第二場) | 李仁淵教授 (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 張繼瑩 | 晉北方志中的明清易代史事書寫:以偏關、大同為例 | 
| 王鵬惠 (臺大人類所博士) | 異/軼域遺蹤:明清蠻夷圖的邊裔敘事 | ||
| 林熙強 (輔大比較文學所博士) | 互文、記憶、原型:高一志《則聖十篇》與《十慰》中的故事取材初探 | ||
| 劉家幸 (成大中文所博士) | 從漢籍到和刻本:明清時期《世說新語補》在日刊刻與閱讀活動 | ||
| 16:35 -16:45 | 閉幕 | ||
※開會通知誤植為第十二屆,本屆應為第十一屆第一次。
講者:廖小菁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
講題:「女仙、女兒、祖姑婆——明清廣東的何仙姑信仰與地方社會」
時間:民國105年12月10日(星期六)上午10:00~12:00。
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主辦單位:明代研究學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社會史史料研讀會
明代社會史史料研讀會,此次邀請王一樵博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報告,講題為:「明清之際雲莊大易師程智與其弟子的師友社群」。
時間:民國105年10月15日(星期六)下午2:00~4:00。
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主辦單位:明代研究學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社會史史料研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