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紀事本末.平徐鴻儒.附王好賢、于弘志》校讀

邱炫煜節略*

一.校讀《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平徐鴻儒〉之後,對於徐鴻儒之亂的始末,得到了初步的認識。

緣於明末白蓮教徒王森,另創聞香教,在北直隸的教徒,橫 跨數省,聲勢浩大。王森死於萬曆四七年(一六一九),其教派繼承人王好賢(王森第三子)、山東之徐鴻儒,景州于弘志密約於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八月中同時 舉兵,惟徐鴻儒因故於五月先期舉兵,于弘志繼踵於六月起兵據武邑白家屯,欲取景州以應鴻儒,結局雙雙被捕正法,同年十月亂事平定,十一、十二月明廷獻俘奏 凱、敘平妖功;王好賢則逃亡,至天啟三年十二月才於揚州被捕。是以《明史紀事本末》本卷之中,敘述平定徐鴻儒、王好賢、于弘志之亂始末,卷名即為〈平徐鴻 儒.附王好賢、于弘志〉。王好賢為王森之子,在教中地位崇高,徐鴻儒則實際領導舉事,故而成為主角,于弘志起兵則如曇花一現,迅速為官軍所平定。清初查繼 佐《罪惟錄》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論曰:

賊鴻儒為王好賢經營二十餘年,而好賢名不彰,夫為賊求知名亦不易哉!嗟,知名賊亦似有福在矣。以賊名究不名賊,又不入此例。梁家樓彷彿《水滸》演義,以彷彿學為賊,知名,更一奇哉。[I]

閱讀全文

《明代研究通訊》第五期

《明代研究通訊》第五期

專題演講
馮爾康 近年大陸中國社會史的研究趨勢──以明清時期的研究為例
專論
大澤顯浩 明代出版文化中的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
張藝曦 明代士人的睡眠時間與睡眠觀念──關於睡眠史的初步研究
研究討論
徐泓 明史研究入門要籍簡介
林麗月 明〈戒殺女歌〉作者考──兼論相關文獻的史料價值
大澤顯浩 日本有關中國學的資料庫
學界動態
編輯部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動態
編輯部 台灣地區各大學系所開設明代研究課程
研究訊息
編輯部 台灣地區大學明代研究博碩論文目錄暨摘要
編輯部 新近明代研究書目索引資訊
編輯部 新近出版書目
編輯部 期刊論文索引

二○○二年十二月

※電子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TACI 臺灣引文資料庫臺灣人社百刊Taiwan Journals Search月旦知識庫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下載。